一、患者准备
1、详细询问病史,包括症状(吞咽困难、烧心、反酸、嗳气、胸痛等),过敏史、有无心脏病、哮喘、手术史、胃肠动力药物服用史等。检查前3天禁服胃肠动力药及镇静药,检查当日需禁食。
2、签署同意书。
3、向患者详细说明检查全过程,取得合作,减轻不适。
4、水槽注水,连接导管,校准仪器。
5、导管:24导测压导管,导管间距1- 2- 2- 2 -2 -2 -2- 2 -2- 2 -2 -2 -2- 2- 2 -2 -2 -2 -1 -1 -1 -1 -1 -5。
6、压力校准:取0-50cm两个平面进行压力校准。
新导管使用前;水泵更换水后;改变水箱压力
二、步骤
1、插管前1小时,将固态导管浸泡入温水中,并尽量使其不浮出液面,以使导管柔软,插管时患者会感到较舒服。
2、患者坐直位。
3、让患者从不同鼻孔吸气,以决定那一个鼻孔更通畅,插管应经较通畅侧的鼻孔进行。
4、刺激悬雍垂或口咽部,检测呕吐反射,该反射差的患者发生肺部吸入的危险性大。
5、鼻部局麻(如利多卡因喷雾或凝胶)。事先应征询患者的意见,不愿使用者或者麻醉药过敏者,可不使用局麻。
6、等数分钟待麻药生效。
7、导管顶端涂上润滑剂(如石蜡油)。
8、轻柔地将导管插入鼻腔。
9、感觉到导管进入鼻咽部时,使患者头前倾,直至下颌碰到胸部。头部前倾可使气管关闭,方便导管进入食管中。
10、导管进入鼻咽部时,嘱患者正常呼吸并作吞咽动作,为让患者更容易地咽下导管,可让患者通过吸管吸水数口,同时保持坐直的姿势,并让下颌靠在胸部。
11、须知导管应很容易地进入食管,且不会引起咳嗽。有咳嗽可能表示导管错位(如可能进入了喉部)。如LES张力高且吞咽时不能松弛,则导管进入胃内有一定困难,导管可能会在远端食管打折。发生这种情况,可将导管拉出一部分,再缓慢地将其送入胃腔,假如仍有困难,则可将金属导丝插入水灌注式导管内,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送入胃腔。
12、将导管插至所需要的深度,使所有测压通道进入胃腔(评判标准,嘱患者深吸气,当所有测压通道压力上升),设定胃腔内压力调整为基线压力。
13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。因为,经鼻插胃管和紧张可能引发血管迷走反应或晕厥。
14、插管成功后,嘱患者平卧,休息2分钟,使患者充分适应导管。
三、食管测压
1、LES压力长度测定:
(1)用定点或分段牵拉法(SPT)检测LES压力,每次外拉测压导0.5cm使每一个通道均通过LES,每点检测至少10个呼吸波动。
(2)LES长度测定:当某一通道的测压导管进入LES时,压力波基底部即升高,该压力上升点即为LES远端(下端),记录导管上刻度;以Acm为单位,继续牵拉导管,当该通道导管离开LES进入食管时,压力波立即下降至食管内压力(食管内压在胃内压基线以下),该压力下降点即为LES近端(上端),记录导管上刻度;以Bcm为单位,LES长度即为A-B数值之差。
(3)LES吞咽功能测定:当通道3处于LES压力带时,反复牵拉导管,使3通道处于LES压力最高峰处,标记“LES”,并记录大约20秒左右LES压力波曲线。进行3次5ml水吞咽,每次间隔30秒,准确将“湿咽”标记处于吞咽起始部位.当通道4-7分别进入LES处时,重复上诉操作。
2、食管体部运动测定:继续牵拉导管,当通道8处于LES上方2cm时,固定测压导管,进行10次5ml水吞咽,每次间隔30秒,观察食管体部运动变化。
3、UES压力测定:牵拉导管,当通道1处于UES部位时,点击“UES”标记,记录至少10秒左右UES压力波曲线。进行一次干咽,准确将“干咽”标记处于吞咽起始部位。当通道2,3分别进入UES处时,重复上述操作。
四、资料分析
五、导管清洗消毒
不与内镜室一起消毒的医院,我们采用这种消毒方法:
1、先将病人已经用过的导管,在清水里洗干净,每根管子都要用注射器注入清水清洗干净;
2、再将导管置入2000mg/L的有效氯(健之素)消毒液中,浸泡30分钟,每根管子里都要用注射器注入消毒药水;
3、再次用清水将管子冲洗干净,每根管子都要用注射器注入清水冲洗干净;
4、用注射器将导管里的水冲干,放置在空气流通的柜子里,或者内镜室专门放置肠镜和胃镜的地方。
与内镜室一起消毒的医院,我们采用内镜室的标准
1、清洗消毒程序:床边初步清洗→放水槽中清洗→测漏→酶洗→清水清洗→2%碱性戊二醛浸泡(浸泡时间按规范要求)→无菌水冲洗→抽吸镜内无菌液方可用于下一个检查者。
2、内镜消毒用2%碱性戊二醛浸泡。
浸泡时间:①胃镜、肠镜、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10分钟;
②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20分钟;
③结核杆菌、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分钟。
3、 2%碱性戊二醛溶液每周一更换一次,每日用试纸监测并记录,如浓度不达标,随时更换。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一次。
4、 消毒后的内镜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一次。灭菌后的附件每月行生物学监测一次。